恶臭治理施工挤出工艺及安装要求详解

未知, 2025-07-16 10:02, 次浏览

 恶臭治理施工挤出工艺及安装要求详解
 
 
 
在环保工程***域,针对工业废气、污水厂、垃圾填埋场等场所散发的恶臭气体治理至关重要。挤出工艺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成型方法,在制造恶臭治理相关的塑料制品(如管道、板材、异形件等)方面应用广泛。掌握其施工挤出工艺及严格的安装要求,是确保恶臭治理系统高效、稳定运行的关键。以下将从挤出工艺和安装要求两***方面进行详细阐述。
 
 一、恶臭治理施工中的挤出工艺
 
 (一)材料准备
1. 原料选择:根据恶臭治理设备或部件的使用环境、耐化学腐蚀性要求以及机械性能需求,挑选合适的塑料原料。例如,对于需接触强酸性恶臭气体的部件,可能选用耐腐蚀性***异的聚氯乙烯(PVC);而在温度变化较***、需要一定韧性的部位,可能会用到聚丙烯(PP)等材料。所选原料应符合相关***家标准及行业规范,具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,确保纯度、粒度分布等指标满足挤出工艺要求,避免杂质影响制品质量。
2. 干燥处理:许多塑料原料含有一定水分,若不去除,在挤出过程中会导致制品出现气泡、表面粗糙甚至焦化等缺陷。一般采用烘箱干燥法,将原料均匀铺放在烘箱托盘上,按照原料厂商提供的干燥温度和时间参数进行操作。如 PVC 原料通常在 80 - 90℃下干燥 2 - 4 小时,直至含水量降至规定范围,以防对后续挤出成型造成不***影响。
 
 (二)挤出设备调试
1. 螺杆选型与安装:依据所加工塑料的***性和制品规格,选用合适直径、长径比以及螺距变化的螺杆。安装时确保螺杆与料筒的同心度,偏差需控制在极小范围内,防止螺杆转动时产生过度摩擦或振动,影响挤出稳定性和制品质量。同时,检查螺杆的螺纹完整性,清理可能附着的异物,保证其表面光洁度,以利于塑料熔体的均匀输送。
2. 料筒加热与温度控制:料筒各段温度设定至关重要,从加料口到机头呈梯度分布。通常靠近加料口段温度较低,便于原料预热软化;中间段温度逐渐升高,使塑料充分熔融塑化;机头段温度稍低,利于物料定型挤出。以 PP 为例,加料口温度约 180 - 200℃,中间段 220 - 240℃,机头 200 - 220℃。采用精准的温度控制系统,如温控表搭配热电偶传感器,实时监测并调节各段温度,波动范围控制在±2℃以内,确保塑料熔体处于稳定的流动状态。
3. 模具安装与调试:根据所需挤出制品的形状、尺寸,安装对应的模具。模具安装要保证其与料筒连接紧密、定位准确,避免漏料或物料流动不均。调试时,先以低速启动挤出机,观察物料从模具口型的挤出情况,调整模具间隙、出料口形状等参数,直至挤出的塑料熔体形状规则、流速均匀,为后续稳定生产奠定基础。
 
 (三)挤出成型过程
1. 加料操作:开启挤出机主电源,启动螺杆缓慢旋转,同时均匀地向加料斗加入干燥***的塑料原料。加料速度初期宜慢,随着螺杆转速稳定和塑料熔体形成,逐步调整至合适加料量,确保料筒内物料始终维持在一定量,既能连续供料又不会因过量堆积导致螺杆负荷过***、塑化不***等问题。加料过程中注意避免金属杂物、***块颗粒等混入,防止损坏螺杆或堵塞模具。
2. 螺杆转速调节:结合原料性能、制品壁厚及尺寸精度要求,合理设定螺杆转速。一般来说,较薄壁制品或需要精细成型的部件,螺杆转速可适当提高,以增加物料剪切力、提升塑化效果和生产效率;但对于厚壁制品,过高转速易造成物料内部应力过***、产生气泡等缺陷,此时应降低转速,保证物料充分填充模具型腔且均匀冷却定型。例如,生产小型恶臭治理通风管道时,螺杆转速可能在 20 - 30rpm;而***型板材生产,转速则控制在 10 - 15rpm 左右。
3. 牵引与切割:挤出的塑料熔体经模具成型后,进入牵引环节。通过牵引机施加恒定张力,按照设定速度均匀牵引制品前行,确保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。牵引速度需与螺杆出料速度相匹配,过快易拉断制品,过慢则造成堆积变形。在牵引过程中,根据制品长度要求,适时启动切割装置,将连续挤出的制品切割成规定长度。切割方式可采用锯切、刀切等,切口要平整、无毛刺,避免影响后续安装使用。
 
 (四)制品冷却与后处理
1. 冷却定型:挤出后的制品温度较高,需立即进行冷却定型,以防止其因自重或外界因素发生变形。常用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水冷。对于一些简单形状、厚度较薄的制品,如小型塑料管材,可采用风冷,通过吹风机或冷却风扇向制品表面吹拂常温空气,加速热量散发;而对于较厚、结构复杂的部件,如***型板材或异形件,多采用水冷,即将制品通过水槽或喷淋式冷却装置,让水直接接触制品表面进行快速降温。但要注意水温控制,避免温差过***造成制品开裂,一般水冷初始水温不宜过低,可控制在 20 - 30℃。
2. 调平与修整:冷却后的制品可能存在轻微弯曲、表面不平整等情况,需进行调平处理。通过专业的调平设备或手工操作,对制品施加适当压力,使其达到规定的平整度标准。同时,检查制品表面有无瑕疵、飞边、毛刺等缺陷,利用砂纸打磨、刀具修剪等工具进行修整,确保制品外观光滑、尺寸***,满足恶臭治理工程安装要求。
恶臭治理
 二、恶臭治理设备安装要求
 
 (一)安装前准备
1. 施工场地清理:在安装恶臭治理设备前,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,清除杂物、灰尘、积水等,为安装工作提供一个干净、宽敞的操作空间。尤其是设备基础周围,要保证平整度和清洁度,防止安装过程中因基础不平稳或异物介入影响设备安装精度。
2. 设备检查与验收:开箱检查所有待安装的恶臭治理设备及配件,核对型号、规格、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订货合同一致。仔细查看设备外观有无运输损伤、变形、腐蚀等问题,对关键部件如风机叶轮、过滤器滤芯、反应器内件等进行重点检查。同时,检查设备的技术资料是否齐全,包括安装说明书、操作手册、质量合格证书等,确保设备具备安装条件且质量合格。
3. 工具与材料准备:准备***安装所需的各类工具,如扳手、螺丝刀、起重机、电焊机、水平仪、经纬仪等,并确保工具性能******、精度满足要求。另外,根据安装需要准备适量的辅助材料,如密封垫片、螺栓螺母、润滑油、焊接材料等,规格要与设备配套,质量符合相关标准。
 
 (二)基础验收与设备就位
1. 基础验收: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,对恶臭治理设备的基础进行严格验收。检查基础的尺寸偏差,长度和宽度方向误差应在±20mm 以内,对角线误差不超过 30mm;基础表面平整度每米不超过 5mm,全长不超过 10mm。同时,核实基础的强度、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采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等级,确保其能承受设备全部重量及运行时产生的动载荷。若基础不合格,需及时进行整改修复,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安装。
2. 设备就位: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,如吊车、叉车等,将恶臭治理设备小心搬运至基础上方。对于***型重型设备,要确保起吊绳索牢固可靠,吊点选择合理,避免设备在空中晃动、倾斜造成损坏。在设备下落过程中,缓慢下降,使其底部与基础上预设的地脚螺栓孔对齐,然后轻轻放置于基础上,防止碰撞基础或周边设施。设备就位后,初步调整其水平度和垂直度,通过垫铁调整设备底部四角高度差,使设备整体处于水平状态,水平度偏差控制在每米不超过 2mm。
 
 (三)设备连接与固定
1. 管道连接:恶臭治理系统中涉及***量管道连接,无论是挤出成型的塑料管道还是金属管道,都要确保连接紧密、无泄漏。塑料管道采用承插式粘接、热熔对接或法兰连接时,要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。如 PVC 管道承插粘接,需先对管道接口进行清洁、打毛处理,涂抹适量专用胶水,迅速插入并旋转一定角度,保证胶水均匀分布、粘接牢固;热熔对接则要控制***加热温度、时间和对接压力,使管道接头处熔融融合为一体。金属管道焊接时,选用合适焊条、焊接工艺参数,焊缝要饱满、无气孔、夹渣等缺陷,焊接完成后进行无损检测,确保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强度。
2. 部件装配:将风机、过滤器、吸附剂填料、喷淋装置等恶臭治理核心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精准装配到主体设备上。风机安装要保证叶轮与机壳间隙均匀,转动灵活,皮带轮或联轴器对中******,避免运行时产生振动和噪音;过滤器安装注意滤料铺设均匀、装填紧密程度适中,防止过滤不均匀或阻力过***;吸附剂填料填充时要分层夯实,确保与气体充分接触,发挥***吸附效果;喷淋装置的喷头布局要合理,喷射角度、流量满足设计覆盖范围要求,且管道连接无渗漏。所有部件安装紧固螺栓要按规定力矩拧紧,并采取防松措施,如加装弹簧垫圈、锁紧螺母等。
3. 电气接线:由专业电工进行恶臭治理设备的电气接线工作。按照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,将设备内的电机、仪表、传感器、控制器等电气元件与外部电源准确连接。接线过程中,区分不同相序、零线和地线,确保线路连接正确无误,导线***缘******,无破损、裸露现象。电线管敷设要整齐美观、固定牢靠,穿过建筑物或设备外壳处采用防护套管保护,防止鼠咬、磨损等安全隐患。接线完成后,进行***缘电阻测试和接地电阻测试,***缘电阻值不低于 0.5MΩ,接地电阻不超过 4Ω,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。
 
 (四)系统调试与试运行
1. 单机调试:在完成设备安装和电气接线后,对恶臭治理系统中的各单机设备分别进行调试。启动风机,检查其转向是否正确、转速是否正常、轴承温度和振动幅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;调试水泵,观察其流量、扬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,机械密封有无泄漏;对于自动化控制设备,如在线监测仪器、电动阀门执行器等,进行信号传输测试、动作响应测试,确保其能够准确接收和执行控制指令。单机调试过程中,密切关注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,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,为系统联动调试做***准备。
2. 系统联动调试:单机调试无误后,进行恶臭治理系统的整体联动调试。开启所有设备,模拟实际运行工况,逐步增加处理风量和恶臭气体浓度,检查各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、流程衔接是否顺畅。重点监测气体处理效果指标,如化学需氧量(COD)、硫化氢(H₂S)、氨气(NH₃)等污染物的去除率是否达到设计标准;同时关注系统的压力损失、能耗等经济指标,通过调节风机转速、阀门开度等手段***化系统运行参数。在联动调试过程中,持续运行一定时间,如 72 小时以上,观察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,记录各项运行数据,为后续正式运行提供参考依据。
3. 试运行与验收:经过系统联动调试合格后,进入试运行阶段。试运行期间,安排专人值班监控设备运行状况,定期巡检设备运行声音、振动、温度、密封等情况,及时记录设备故障和异常现象并进行处理。试运行周期一般不少于一个月,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问题整改情况,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工程验收。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安装质量检查、系统运行性能测试、环保指标达标评估、安全设施核查等,只有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,方可认定为恶臭治理工程施工安装合格,交付正式使用。
 
 结论
 
恶臭治理施工中的挤出工艺与安装要求相辅相成,共同决定着整个治理系统的成败。严谨细致的挤出工艺能够生产出高质量、规格符合的塑料制品部件,为安装提供可靠基础;而严格遵循安装要求,从前期准备到基础验收、设备连接、系统调试等各个环节精心操作,才能确保恶臭治理设备精准就位、稳定运行,实现对恶臭气体的有效控制和达标排放。在实际工程实践中,施工单位应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,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,以打造***质高效的恶臭治理工程,助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