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使用恶臭治理净化废气?
未知, 2025-01-22 16:02, 次浏览
### 物理法
- **掩蔽法**:利用更强烈的芳香气味与臭气掺和,以掩蔽臭气,使人能够接受。适用于需立即地、暂时地消除低浓度恶臭气体影响的场合,如垃圾中转站等。但该方法只是从表面模拟或消除恶臭,恶臭成分并没有被去除。
- **稀释扩散法**:将有臭味的气体通过烟囱排至***气,或用无臭空气稀释,降低恶臭物质浓度以减少臭味。适用于处理中、低浓度的有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。不过,该方法易受气象条件限制,且恶臭物质依然存在。
- **吸附法**: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功能使恶臭物质由气相转移至固相。常用吸附剂包括活性炭、硅胶、活性氧化铝等。适用于低浓度、高净化要求的恶臭气体,可处理多组分恶臭气体,但对吸附剂的要求较高,需定期更换或再生。
- **低温等离子体技术**: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,等离子体内部产生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,如电子、离子、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。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,***终转化为 CO₂和 H₂O 等物质,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。适用范围广,尤其适用于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多组分恶臭气体,如化工、医药等行业,但一次性投入费用高。

### 化学法
- **热力燃烧法与催化燃烧法**:在高温下恶臭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,实现完全燃烧。适用于处理高浓度、小气量的可燃性气体。***点是净化效率高,恶臭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;缺点是设备易腐蚀,消耗燃料,处理成本高,易形成二次污染。
- **水吸收法**: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***性,使臭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,从而溶解于水达到脱臭目的。适用于水溶性、有组织排放源的恶臭气体。工艺简单,管理方便,设备运转费用低,但产生二次污染,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,且净化效率低,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。
- **药液吸收法**: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***性,去除某些臭气成分。适用于处理***气量、高中浓度的臭气。能够有针对性处理某些臭气成分,工艺较成熟,但净化效率不高,消耗吸收剂,易形成二次污染。
- **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工艺**:反应塔内装填***制的固态复合填料,填料内部复配多介质催化剂。当恶臭气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穿过填料层,与通过***制喷嘴呈发散雾状喷出的液相复配氧化剂在固相填料表面充分接触,并在多介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,恶臭气体中的污染因子被充分分解。适用范围广,尤其适用于处理***气量、中高浓度的废气,对疏水性污染物质有很***的去除率。
### 生物法
- **生物滤池式脱臭法**:恶臭气体经过去尘增湿或降温等预处理工艺后,从滤床底部由下向上穿过由滤料组成的滤床,恶臭气体由气相转移至水—微生物混和相,通过固着于滤料上的微生物代谢作用而被分解掉。是目前研究***多、工艺***成熟、在实际中也***常用的生物脱臭方法。又可细分为土壤脱臭法、堆肥脱臭法、泥炭脱臭法等。其***点是处理费用低;缺点是占地面积***,填料需定期更换,脱臭过程不易控制,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问题,对疏水性和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还存在较***难度。
- **生物滴滤池式脱臭法**:原理同生物滤池式类似,不过使用的滤料是诸如聚丙烯小球、陶瓷、木炭、塑料等不能提供营养物的惰性材料。只有针对某些恶臭物质而降解的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,不会出现生物滤池中混合微生物群同时消耗滤料有机质的情况。池内微生物数量***,能承受比生物滤池***的污染负荷,惰性滤料可以不用更换,造成压力损失小,而且操作条件极易控制,但需不断投加营养物质,而且操作复杂,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。
- **洗涤式活性污泥脱臭法**:将恶臭物质和含悬浮物泥浆的混和液充分接触,使之在吸收器中从臭气中去除掉,洗涤液再送到反应器中,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代谢活动降解溶解的恶臭物质。有较***的适用范围,可以处理***气量的臭气,同时操作条件易于控制,占地面积小。缺点是设备费用***,操作复杂而且需要投加营养物质。
- **曝气式活性污泥脱臭法**:将恶臭物质以曝气形式分散到含活性污泥的混和液中,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降解恶臭物质。目前日本已用于粪便处理场、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。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后,对不超过极限负荷量的恶臭成分,去除率可达99.5%以上。缺点是受到曝气强度的限制,该法的应用还有一定局限。